【同行者】太太臨盆在即丈夫突罹癌辭世 社工助遺孀活出新希望

健康資訊

發布時間: 2020/11/09 11:02

最後更新: 2020/11/12 18:08

分享:

分享:

Arnold幫過不少晚期病人達成心願,也協助家屬解憂和處理生活問題。

助人自助,有時透過幫助別人,也能賦予自己堅持下去的力量。註冊社工梁梓敦(Arnold)從事哀傷輔導13年,幫過不少晚期病人達成心願,也協助在生家屬排解鬱悶,處理親人離世後刻不容緩的生活及情緒問題,幫助他們繼續走人生路。

Arnold從事哀傷輔導13年,見證過不少生離死別。(黃建輝攝)

作為喪親輔導工作者,Arnold常面對生離死別,有令他情感受衝擊的場面,也有使他收獲滿足感的個案。Arnold記得,數年前一名新手媽媽來到他面前,臉上毫無初為人母的喜悅,形體消瘦、面容憔悴,手抱著一個未足月的孩子,向Arnold求助:

她跟我說,她的老公死了。而她3個月前的計劃不是這樣,為甚麼3個月後會變成這樣?她不知道如何活下去。

這位女事主原本與丈夫計劃懷孕,成功懷孕後,丈夫就叫她辭職安胎,承諾會照顧她及未出生的孩子。很不幸地,在她懷孕9個月時,丈夫身體不適,檢查確診是末期癌症。結果孩子出生不足一個月,丈夫就病逝,令她生活頓時陷入困境,無法自處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5
+4

剛接到這宗個案時,Arnold便意識到緊急性,這名事主本身是一名全職媽媽,積蓄只有數千元,但她每月就要交數千元租金:

住屋、食物、生活費對她來說都是問題,而她找不到出路。

除了安慰她的情緒外,當時Arnold和同事每天也陪著她,辦理一些申請手續,如輪候公屋、申請綜援、食物銀行等,又尋找義工為她照顧孩子,應付生活需要。差不多過了3、4年後,這名媽媽帶著孩子搬去東涌,生活漸趨穩定,而孩子也已入讀幼稚園,健康成長:

過程令我們很開心,看著她由很差很差,看不見出路,到今天成功走出來,好好生活,我們很安慰。我經常強調,一個個案就讓我們明白,為何要繼續做下去。其實我們的工作就是想幫助這些有需要的人。

見證受助者一步步由困境中活出新希望,固然是令人安慰。但Arnold亦指出,社會上仍存有眾多喪親個案需要協助,現時能處理的只是冰山一角。

Arnold希望能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。(受訪者提供)

以他服務的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為例,機構由2004年起提供喪親輔導至今,處理過6300多宗喪親者個案。現時機構每月約接獲60宗新個案,一年個案總數約為600多宗,當中有9成是由政府轉介:

服務遠追不上需求,以100個喪親家庭的家屬為例,大約15%需要深入長期輔導。

然而據近年資料顯示,本港每年約有4萬宗死亡個案,提供哀傷輔導的非牟利機構卻僅只有3間。面對資源緊拙、人手不足等問題,實在難以為全部有需要的人士提供服務。

自入行以來,Arnold一直嘗試從多方面推廣生死教育、臨終關懷等概念,未來亦打算為失胎父母增設輔導服務,在哀傷輔導的路上繼續馳騁。

10年前,Arnold媽媽癌病告急,足足一個月放工回家後,他只是躲在房中,逃避面對時日無多的媽媽。多年過去了,這段經歷令他對工作有更深體會,同時化成動力,使他在生死教育的路上走得更廣、更遠,詳見【下一頁】

點擊睇Arnold成長點滴: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TOPfit 推出食物資料庫,搜羅本地多間餐廳及逾千款食物營養標籤,令您食得有營又健康 立即查看:bit.ly/2UJP4dx

訂閱TOPick Telegram,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:bit.ly/3bebLM2

記者:陳昊淋